
AGRONOMY KNOWLEDGE
农艺知识
选择丰吉定会让您倍受其益!
Fengji seed industry
菜单Menu

全部分类
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
- 分类:病虫害防治方案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2-29 09:47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一、大斑病: 1.症状:叶片染病后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,沿叶脉向两端扩展,形成青灰色大斑。后期病斑常纵裂,严重时病斑融合,叶片变黄枯死。 2.发病条件:病害流行与玉米品种的感病程度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。气温适宜,又遇连续阴雨天,病害发展迅速,易大流行。氮肥不足发病较重。低洼地、密度过大、连作地易发病。 3.防治: a)加强栽培管理:适当早播,避开病害发生高峰;秋后清除病残体,生长期及时摘除下部病叶;
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
【概要描述】一、大斑病: 1.症状:叶片染病后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,沿叶脉向两端扩展,形成青灰色大斑。后期病斑常纵裂,严重时病斑融合,叶片变黄枯死。 2.发病条件:病害流行与玉米品种的感病程度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。气温适宜,又遇连续阴雨天,病害发展迅速,易大流行。氮肥不足发病较重。低洼地、密度过大、连作地易发病。 3.防治: a)加强栽培管理:适当早播,避开病害发生高峰;秋后清除病残体,生长期及时摘除下部病叶;
- 分类:病虫害防治方案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2-29 09:47
- 访问量:
详情
一、 大斑病:
1. 症状:叶片染病后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,沿叶脉向两端扩展,形成青灰色大斑。后期病斑常纵裂,严重时病斑融合,叶片变黄枯死。
2. 发病条件:病害流行与玉米品种的感病程度和环境条件关系密切。气温适宜,又遇连续阴雨天,病害发展迅速,易大流行。氮肥不足发病较重。低洼地、密度过大、连作地易发病。
3. 防治:
a) 加强栽培管理:适当早播,避开病害发生高峰;秋后清除病残体,生长期及时摘除下部病叶;增施磷钾肥;与水稻、蔬菜、豆类等轮作1年以上。
b) 药剂防治: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,发病初期喷雾,每次间隔7—10天,连喷2—3次。
二、 小斑病
1) 症状:叶鞘和苞叶:病斑长约5-10毫米,宽约3-4毫米,病斑椭圆形或近长方形,灰褐色或黄褐色,边缘紫色或深褐色。
2) 发病条件: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情迅速扩展。玉米孕穗、抽穗期降水多、湿度高,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。低洼地、密植荫蔽地块、连作田发病较重。
3) 防治:同大斑病。
三、 青枯病(茎腐病)
1) 症状:有三种类型
1) 青枯型(典型症状):叶片自下而上突然萎蔫,迅速枯死,叶片灰绿色,水烫状。
2) 黄枯型(慢死型):叶片从上向下或自下而上变黄枯死,多见于抗病品种,茎基部软腐。
3) 湿腐型:植株下部叶片枯死,上部仍然青枝绿叶。
2) 发病条件: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,致根茎腐烂并向地上茎基部发展而表现出多种症状。玉米抽雄至成熟期高温、高湿是茎腐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,尤其是雨后骤晴、土壤湿度大、气温剧升往往导致该病爆发成灾。
3) 防治:
1) 加强栽培管理:适期晚播可减轻发病;增施钾肥,合理密植。
2) 收获后及时处理田间病残体,深翻深埋或集中烧毁,可避免病害传播,并减少侵染来源。
3) 药剂防治:用70%氯硝基苯做成含药量不超过0.7%的药土,播种时盖在种子上。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现零星病株时,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浇根,每株灌药液500毫升。
四、 玉米螟的防治:在玉米大喇叭口期,用1.5%辛硫磷颗粒剂以1:15比例与细煤渣拌匀,或选用0.15%功夫颗粒剂,在玉米心叶期撒入喇叭口内。也可用杜邦康宽每亩1袋叶面喷施,杀虫效果好,持效期长。
五、 玉米粘虫的防治:
1) 在玉米苗期当粘虫幼虫数量达到20-30头/百株时,后期为为50头/百株时,在幼虫3龄前,及时喷施杀虫剂,每公顷用灭幼脲1号15-30克或灭幼脲3号5-10克,也可用50%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。
2) 喷施杜邦康宽。
六、 红蜘蛛:
1) 发生规律:
a) 在玉米和杂草等寄主的叶背活动,先为害下部叶片,渐向上部叶片转移。
b) 繁殖为害的最适温度为22-28℃,干旱少雨年份发生较重。
c) 麦套玉米面积扩大,由于麦季食料充足,利于叶螨的大量繁殖。
2) 防治方法:
a) 清除田间地边和沟渠旁杂草,减少叶螨越冬和繁殖存活的场所。
b) 浇水。
c) 可用15%扫螨净乳油2000倍液,或阿维菌素防治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上一个:
无
下一个:
无
上一个:
无
下一个:
无